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减少俄气,这些德国家庭面临“能源贫困”
由于从俄罗斯进口的天然气骤然减少,德国普通消费者的取暖费和电费很快就会高涨。他们中的许多人正在苦苦思索,自己将如何应对这一切。仅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中,就有五分之一遭受“能源贫困”,并受到天然气进口量大幅下降的威胁。[全文]
-
北约接纳瑞典和芬兰,恐怕得不偿失
在急于通过拥抱芬兰和瑞典来给普京施压的同时,美国和北约领导人可能没有考虑到,北约是一个集体防御组织,多吸收两个国家会增加潜在成本。历史表明,最可能的结果是在美国应该向亚洲倾斜时,又有两个国家增加了美国的国防负担。[全文]
-
是时候告诉泽连斯基了,我们会说不
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都在与普京联系。所有这些国家都在敦促进行谈判。没有人坚持泽连斯基提出的要求:俄罗斯交出自2014年以来一直占有的乌克兰领土。现在可能是时候告诉泽连斯基了,我们不仅会提供支援,也会拒绝提供一些帮助,而且我们认为有些停战条件是可以接受的。[全文]
-
乌克兰事件的世界意义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2014年乌克兰事件意味着一个新的地区体系定型了,我把它叫做“新凡尔赛体系”。世界的西界已稳定,我们这边将是什么格局还难说,中国是否能赢得未来世界?[全文]
-
“美元是美国的货币,但是欧洲的问题”,此话已被德国颠覆?
实际上,德国已经设法颠覆了美国前财政部长康纳利对欧洲的著名调侃,即“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是你们的问题。”与美元有关的制裁已经成为美国的问题和德国的解决方案。[全文]
-
乌克兰还值得拖吗?
乌克兰出地出人,西方国家出钱出枪,乌克兰把国家安全完全寄托在西方遵守承诺且不遗余力的支持。乌总统发表演说时,经常给人一种他已经是地球“球长”的感觉,美法德似乎有义务按照他的意愿投放资源。你家的钱我来帮你花,这种事在国际社会上是不可能的。[全文]
-
俄军给力了,要怪德国…?!
尽管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取得了明显的战场优势,但仍有人试图鼓动德国政府加强军事援助,而非促进和平解决。另一方面,这些势力在德国内部没有取得优势,政府仍维持着既定方针,他们不得不通过舆论造势来尝试改变。[全文]
-
北约正在进一步走向亚太?
即使美国真的有一个针对中国搞包围圈的战略部署,那么俄乌战争也使美国的整个部署被打乱了。从长远来说,它可能有这个目的,但近期做不到,上述每一个机制都有自身问题。[全文]
-
如何看待中国国内的“俄乌叙事”?
但两位学者都忽略了中国庞大互联网民中“不那么沉默”的大多数,人们对俄乌战争的意见活跃且多样。中国官媒对俄乌的官方报道不偏不倚。CCTV《今日关注》特约评论员、俄罗斯问题专家吴大辉教授甚至直接引用他在泽连斯基内部“线人”的消息。4月下旬,新华社发表俄乌两国外长的采访全文。[全文]
-
高估自己的经济实力,西方才真正被制裁了
乌克兰战争和太平洋地区的紧张局势似乎正在加速将世界分为类似冷战时期的政治和经济集团。但是,在冷战初期,西方国家占全球GDP的50%以上。今天,西方国家似乎处于更弱的权力地位,而它的主要对手在某些方面比1948年的共产主义集团更强大。因此,在我们热情地拥抱新的铁幕之前,值得停下来考虑一下,世界上有多少国家会自愿站在我们这边。[全文]
-
哪怕瑞典芬兰加入北约,也不能说俄罗斯“战略性失败”
我们不能忘记,俄罗斯是一个核大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核武器。因此,归根结底,必须找到政治上的解决办法,而不是用军事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要指望哪一方会获胜,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全文]
-
马里乌波尔战斗揭示了三点军事教训
隔离不需要滴水不漏,只要把大头截住,就确保了基本的战场态势。有人从乌克兰战争中解读出战争正在转向有利于防御一方,尤其是大城市成为不可攻克的要塞,这是误读了。 [全文]
-
北约和俄罗斯如何避免核大战?有这“三步”可走
乌克兰战争源于北约忽视了俄罗斯对其扩张的反复警告。如果北约继续忽视俄罗斯可能使用核武器的警告,那么一场连冷战期间都未曾发生的核战争,将会见证人类的无限愚蠢。[全文]
-
三种俄乌冲突结束的预设场景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将如何结束,至少可以提出三种情景,每种结果都会产生巨大的地缘政治后果。如果当前危机的结果是一个渐进的、相对有序和尽可能非暴力地过渡到一个更稳定的世界秩序,这将意味着当前悲惨对抗的受害者并没有白白失去。[全文]
-
“伊戈尔之死”,我在乌克兰看到的战争
有中国人离开基辅时被乌克兰士兵查车并抢走了一千美元。我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当地朋友,最后他们一致告诉我这绝对是俄军士兵假扮的,他们来乌克兰就是抢钱抢地,还给我看了“俄军”在商店中抢劫蔬菜水果的视频。 [全文]
-
乌克兰的“去纳粹化”意味着什么?
事实上,我们近年来观察到乌克兰逐渐过渡到了极右翼国家,尽管极右翼组织在目前乌克兰政治中并不占据主导地位,但同样,在1929年金融危机之前,纳粹党对许多德国人来说就是一群政治边缘分子。历史事实什么也没有教会大众,但它又总是惩罚人们的无知。[全文]
-
一周军评:花小钱给俄军“信息化”改造,我假想了一下
战术这东西是要跟着技术走的,但同样的技术条件下, 实力强的军队会有它的战术,实力弱的军队肯定也有适应技术背景的另一种战术[全文]
-
俄罗斯现在如何将石油运往世界各地
希腊油轮4月底仍在鹿特丹港将俄罗斯乌拉尔原油装上船,并启程前往新加坡。现在越来越多的油轮也将印度、中国和韩国作为其目的地。由于乌克兰冲突,油轮的运费已经上涨了230%。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船东国,希腊正相应地受益于此。[全文]
-
乌克兰战火延烧,台海会有多少新变数
美方在这一敏感时刻采取军事外交“示强“做法,是在试探中国大陆的“底线”,试图探知“大陆到底对美台合作能容忍到什么程度”,“什么样的行动可能触发反制”。这种步步紧逼式的试探性举动实质上是在走钢丝,双方因信息不对称和误判而导致的擦枪走火及外交对抗升级的危险性,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文]
-
对俄制裁是西方阵营的回光返照吗?
修昔底德的格言仍然有效:“强者行其所能为,弱智忍其所必受。”两个多世纪以来,西方一直是全球的强者。除非我们现在适应并为未来做好准备,否则今天对俄罗斯的联合行动可能是西方的天鹅之歌。[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他又嗨了:乌克兰有惊人反击能力,看看蛇岛
-
俄外交部召见英国大使:不可接受
-
泽连斯基喊话安理会驱逐俄罗斯,俄方:我们有否决权
-
144换144,普京批准俄乌最大规模换俘
-
【俄乌冲突第127天】俄军撤离前,乌军仍向蛇岛发射火箭炮炮弹
-
被俘美国人在镜头前:收到了乌克兰酬劳,我一枪都没开...
-
俄军宣布:出于善意,从蛇岛撤军
-
几个月来首次,装载7000吨粮食的轮船从别尔江斯克驶出
-
荷兰首相:北约赶紧向乌运武器啊,我们没重武器可送了
-
普京回应G7领导人“秀胸肌”言论:那景象令人作呕
-
“北约不能像基辅地铁老闸门,靠近就关,付钱就开”
-
泽连斯基:每月打钱50亿美元,不然俄与西方终将开战
-
【俄乌冲突第126天】俄军在利西昌斯克周边继续作战
-
普京:克列缅丘格没有发生恐怖袭击,俄军不会攻击民用目标
-
乌外长:北约尚未做出接受乌克兰的姿态
-
叙利亚承认乌东独立,泽连斯基:断交
-
普京:俄特别军事行动在战术层面可能有变化
-
罕见:印最大水泥商买俄煤,用人民币结算
-
印尼总统乘坐火车抵达基辅,与泽连斯基会晤
-
叙利亚宣布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
-
-
· 乌克兰之殇 ·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承认乌克兰东部两个“共和国”独立,自此乌克兰战火自2014年后再次被点燃。
-
英媒:普京告诉马克龙,宁愿打冰球也不和拜登会谈
-
如何表现得比普京“强硬”?G7领导人:让他们看看我们的胸肌
-
这回不惯着了
-
“他们为钱当兵,应该为罪行负责”
-
这个美国演员也去乌克兰打卡了?
-
拜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
噗,扎哈罗娃这话“夺笋”呐
-
“因为我说了实话,德国要判我坐牢”
-
“2年后还有乌克兰吗?”
-
这都跑到海滩上“抓壮丁”了?
-
没有格鲁吉亚,急了!
-
他主动到案接受韩国警方调查了...
-
“西方国家有些自满,自以为他们的军援能让乌克兰赢得战争”
-
图源:乌克兰国防部
-
竟对苏俄红军传奇指挥官的墓下手了!
-
“泽连斯基似乎已同意将乌克兰主权移交给波兰”
-
匈牙利国会主席称泽连斯基有心理问题:求人帮助不讲礼貌还威胁
-
瞎编到自己人都受不了…
-
热脸贴冷屁股?
-
他哭着说:我留在英国对乌克兰更有用…
-